找到相关内容13268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世亲菩萨对《无量寿经》诠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1)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 邻陀”,也有听觉的,如“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而其中又非五根所缘的“抽象之”为多,如“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天人不动众...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879285.html
  • 白话—印顺导师之成佛之道

    做譬喻,因为众生不了解缘起性空之,而执著实有我、实有法,不知一切皆缘起存在,我等众生在此苦难世间中,如处于丘井之中,生命随时有危险,但众生不知无常法将至,而沉溺其中。(此乃诸行无常),又众生不知无我...成佛之可能性)。佛性又分理佛性与行佛性。所谓佛性者,即从理体上讲,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本性空寂,平等无二。故一切众生亦平等不二,皆具佛性。所谓行佛性者,即众生依佛菩萨之教化,行六度四摄等一切大乘菩萨行...

    宏正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1679378.html
  • 佛教电子英文术语

    mundane world 世间正见 accurately understands 如通达 accurately witness 如实证 accusative case 业声 accuse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2379842.html
  • 明代宦官与佛教

    良者愈多,顽恶者渐少","阴翊王度" 。他鼓吹佛教与道教以及儒家学说"所济给之一","于斯世之愚人,于斯三教有不可缺者" 。在位期间,他频繁而大量地度僧,经常与僧人谈论佛法,信用僧人,修建寺院,多次举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3279937.html
  • 佛教的生死观

    悲智等运、福慧双修的菩萨行。   (4)理行结合自度度他:“”即教理,“行”即实践。通达教理,惠能称为“说通”;有修有证,惠能称为“心通”,或《楞伽经》所说的“宗通”。如果学佛人既能精通教理,以成就...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近代居士佛教的典范--陈健民对在家学佛的启示

    大小便,起坐唯思空性之,再依师诀习定。在第三天早晨,我突然看到南天竺(印度)的铁塔,这是金刚萨卅的隐境,龙树菩萨由此塔取出《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并得到金刚萨卅的亲自传授。此时我得到了个决定见——...

    黄英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380128.html
  • 《洛阳伽蓝记》自注的再认识

    行文,中有自注,不善读书者,疑其文气不贯,而实非也”, [16]可见不能出自注就会感到文气不贯。《洛阳伽蓝记》的自注多于一般古籍,将这些注文与正文区分开对于人们了解全书的内容和结构尤为必要。这些注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580133.html
  • 藏学重要文献史料述评

    夏依拉干西藏碑文》一文,则是在对弃松弄赞王时代事迹及王赐于两重臣土地和管理权的碑铭记载进行过调查后的论著。   本森系英国人,曾于二次大战期间担任驻拉萨首席代表。   在日本人士著述中,主要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2580505.html
  • 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星云大师

    涅盘。 《法华经》里面说: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盘。 在《般若经》里,“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盘。 《楞严经》则说:证显了“理绝动静”即是涅盘。 《维摩经》中的“十地不二法门”就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05480665.html
  • 佛教早期在华传教主体之研究

    恨。”这种传教决心,代表了当时众僧的心声。北方佛教领袖的道安认为,对佛教教理应加以深究,并大力弘扬,使信奉者有所遵循。他说:“宗匠虽邈,玄旨可寻,应穷究幽远,探微奥,令无生之宣扬季末,使流遁之徒归向...

    张晓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5880819.html